花似蜂窝向阳开 馥郁清香扑面来 盛夏时节 在马关县的田间地头 到处都是漫山遍野的橘黄色 一望无际的田野里 金黄色的万寿菊在阳光下绽放 农户穿梭在金黄色的花海间 手法娴熟地采摘、装袋、搬运 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大栗树乡:万寿菊开幸福来 七月盛夏,马关县大栗树乡1300余亩万寿菊在大地上铺展开来,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镶嵌在山间地头,美不胜收。忙着采摘的村民在花海里喜笑颜开,手法娴熟地将万寿菊采摘、装袋、装车,到处呈现一派热闹美丽、和谐稳定的景象。 万寿菊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提取纯天然叶黄素的最佳原料,不仅成活率高、花期长,而且病虫害少、田间管理简单、劳动强度小,其根、叶、花均可入药,有解毒消肿、平肝解热、祛风化痰等功效。 每年4月中旬万寿菊开始种植,7月开始大规模采收,至十月初采收结束,花期约两个月。据悉,今年大栗树乡万寿菊种植涉及老寨村、和平村等,种植面积1300余亩,预计能采收万寿菊5000-6000吨,给村民们带来收入600万元至800万元。 “我栽了十多年万寿菊,今年栽了4亩,一亩能采摘4-5吨,1.3元/公斤,效益有点好。”李洪云是大栗树乡老寨村委会的万寿菊种植户,他告诉记者,万寿菊采摘容易,管理也比较方便,每个星期采摘一次。 收购万寿菊时,大栗树乡在集中连片种植区域设置收购点,方便花农少跑路、多赚钱,选择就近的收购点交花,并根据各片区万寿菊开花进度,合理安排各村称量时间,确保万寿菊收购工作有条不紊。 文山立达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老寨收购站站长杨昌伦表示,设立站点统一收购,让农户不愁销路。从七月份开始收购,预计收到明年1月份,基本每天都可以收20吨,以1.3元/公斤的保底价收购。 种植户李贵权说:“今年我家栽了五六亩,目前已经卖得两千多元,设立收购点太方便了,我们也不用担心栽了卖不出去了。” 近年来,大栗树乡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带动群众种植万寿菊。如今,千亩花海不仅成为大栗树乡引领群众增收的特色产业,更是铺就出一条美丽的致富路,带领农民走向幸福。 夹寒箐镇:万寿菊“黄金花”铺满致富“黄金路” 正值万寿菊盛花期,走进马关立达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万寿菊收购点,装袋好的一袋袋万寿菊正散发着菊花独有的香味。 盛花期的万寿菊花朵硕大、颜色鲜艳,为田野铺满了“黄金”,也铺满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道路。 收购现场,花农忙着将一袋袋装好的菊花倒入花池,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一幅丰收图景正徐徐展开。 “今年,我种了约两亩万寿菊,现在就卖了四千多元,卖完大概有七八千元。”提到万寿菊,花农马龙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为了更好地让“花海经济”落地生根,种植万寿菊的村委会与马关立达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由企业提供技术、种子、保底收购等支持服务,鼓励村民利用道路两侧、自家田地栽种万寿菊,形成稳定的“栽培、采摘、收购、初加工”模式,让村民不愁销路,将万寿菊变成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马关立达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理单涛说:“我们给老百姓提供一条龙服务,从前期的选地、育苗,到后期的采摘、回收,我们都全程跟踪,全程无缝对接。在打药和管理上,我们会挨家挨户的和老百姓打电话沟通,有什么病症,花期有什么困难,需要施什么肥,打什么药,我们会和老百姓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便于万寿菊产业在当地发展壮大。” 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马关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立足区位优势,依托土地资源,大力推广万寿菊种植,采取“公司+社区+基地+农户”的模式,为花农最大限度降低农户运输成本,建立方便、快捷的鲜花交易机制,确保花农万寿菊种得好、卖得出、能增收。进一步加快产业升级改造步伐,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据单涛介绍,2023年马关利达尔在马关县发展菊花种植面积近5000亩,今年的种植面积达到8千亩左右,2025年争取把马关县种植面积扩大到2万亩。群众种植万寿菊经济效益比较明显,每亩4000亩至5000亩,种得好的可以达到6000左右。 据了解 2024年 马关县共种植万寿菊1.1万余亩 预计亩产3.5吨 产值达5000万元 万寿菊产业 不仅给种植户带来了经济效益 让群众的腰包鼓了起来 还美化了乡村环境 下一步 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 为产业发展斑斓画卷锦上添“花” (马关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李菲 程攀 谭倩 通讯员:骆思雨 钱万春) (编辑:董飞 排版:张振飞 责编: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