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关:“林 +旅”融合发展 实现生态经济双赢

发布时间:2025-04-23 15:24:39  

近年来,马关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创新构建"林+旅"生态经济模式,以森林康养、生态观光等多元业态激活沉睡林海。通过"保护生态环境也能致富"的绿色实践,不仅让4万余亩原始森林成为天然氧吧,更带动周边群众发展民宿集群、林下经济,实现生态红利持续释放与民生福祉同步跃升,走出一条"护绿生金"的林旅发展特色之路。

春末夏初,阳光明媚!马关县雾缦云山景区作为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正舒展着它最灵动的生机。马洒原始森林康养步道沿着溪流蜿蜒入林,徒步者穿梭于7.5公里长的原始森林康养步道,感受原始森林的魅力。沿途,鸟儿叽叽喳喳地跳跃欢唱,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木花香。高密度负氧离子的空气沁入心脾,仿佛在进行一场"森林呼吸疗法",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这里的空气很清新,负氧离子高,环境也特别优美,让我的身心都得到了放松。走在这条康养步道上,感觉特别的棒。在森林里散步,到处都能听到鸟儿的叫声,还能呼吸到氧含量那么高的空气,让我忘记了城市的喧嚣和压力。”组团前来徒步的游客张秋晨说。

游客三三两两穿梭于森林秘境,或驻足于蜿蜒步道捕捉迷人的风景,或用镜头探寻桫椤林、酸竹林等珍稀植被,松鼠跃枝、鸟鸣深谷的灵动瞬间,成为游客发布短视频和朋友圈的主角。从匆匆打卡到长住月余,越来越多人选择在219国道途中的马关县停下脚步,让身心浸润在山水与森林的慢时光里。

这次从香港自驾219国道来到此地的吴先生,在网络上搜寻到马洒原始森林康养步道,被这里的环境吸引就决定来一次徒步旅行。“这里的绿化很好,空气也很新鲜,是个很难得的康养步道。这里还有桫椤林,这种植物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桫椤是恐龙时代的‘活化石’,很特别。阳光透过树冠洒落林间,光影流转美不胜收。”吴先生说。

近年来,马关县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注重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通过科学规划、严格管理,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目前,马洒森林总面积4万余亩,森林覆盖率92%,有各类野生植物116科456属,1961种,分布有云南拟单性木兰、乐昌含笑、桫椤、金毛蕨、观音莲座蕨等国家一、二级保护树种;有果子狸、蜂猴、岩羊、白鹇、穿山甲、画眉、麻画眉、啄木鸟等野生动物38种,物种丰富,生物多样,负氧离子浓度高达1.5万个/cm3,成为文山州内距县城最近、空气最优、物种最丰富、生物多样性最显著的原始森林。

马关县依托丰富的森林景观和生态资源,通过开发森林徒步、康养等特色产品构建多维体验体系,同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品质。政府引导群众参与"林+旅"产业链,扶持发展民宿集群、生态餐饮等配套业态,并通过技能培训、政策扶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该模式不仅实现"护绿生金"的生态价值转化,更通过利益共享机制增强群众获得感,提高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依托森林康养基地,我们的环境更美了,还能在自己的家乡创业就业,经营民宿和餐饮,与游客交流壮族文化,分享地方的美食,我们觉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春水浅民宿经营户阳治成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马关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道路,创新"林+旅"融合模式,依托山水资源打造生态观光、森林康养、红色教育等林旅综合体,建成马洒古寨、雾缦云山草场等特色景点,串联10条精品旅游线路。同步推进民宿集群发展,完成2个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1个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乡镇及2个康养人家认证,形成"林草生态+文旅体验"产业链。通过加强生态保护、优化旅游产品、提升服务质量等措施,进一步推动“林+旅”产业的融合发展,为马关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共赢。2024年全县共接待游客361.70万人次,同比增长9.11%,实现旅游消费39.14亿元,同比增长8.61%。

“马关县将继续加大投入和管理力度,优化服务,让更多的人体验到森林康养的魅力,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马关县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杨英说。

(马关融媒记者:普绍光  通讯员:杨英)

(编辑:毕琰雯 美编:冯明兰 二审: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