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马关县致力于打造丰富多彩的旅居体验,相继建设各具特色的民族村寨,让过往的游客来到马关,能体会到休闲宜居的轻松生活。
走在马关县马洒村宽敞、干净、整洁的村道上,可以看见民宿、客栈、特色餐馆隐没在绿树鲜花当中,居住在这个壮族村落里的老人、小孩,个个脸上洋溢着欢喜开心的模样。廊庭下、树荫下,老人们聚在一起谈天说地;街巷里、广场上,小孩子奔跑着、嬉笑打闹着。
每一个走进马洒村的人,都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一处世外桃源,这里四处青山环绕,村中绿水长流,有着如诗如画的美丽风景。
走进村史馆,看马洒村的历史渊源;在铜鼓广场上参加歌舞活动;“王世珍故居”“高家祠堂遗址”“明月楼”“神娃广场”“一木成屋”……每一个所到之处,都清楚地记录着一个个故事、一段段传说,让想要一探究竟的游人,都能被这里独特的民俗文化、淳朴的民风民俗深深吸引。
“筑小甜”是这里最早开始营业的一家民宿,也是这里经营最久的一家餐厅。房前小溪水流潺潺,院子里摆满了花草绿植,客栈的老板娘邓光琴说:“人们走过这里的时候,总是要进来院子里逛一逛,坐一坐。”她就这样招呼每一个游客走进这一方院子里,歇歇脚,喝杯茶。
看到民宿产业的发展前景,村里不少人家也把自家的老地基、老房子改造后做成民宿。“最近广东、四川、湖南的游客很多,大家来了,会买买我们村里的土特产,也带动了村里的经济发展。”一家民宿的老板介绍,开业五六年来,越来越多的人知道马关县有个美丽的马洒村。
往马洒村深处走去,有广阔的草场、茂密的森林,这里正在建设着马关县第一条客运索道——“雾缦雲山”索道。观光步道、文化广场,民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通过群众自建、项目添砖、绿美添花、产业添翼的模式建成。此外,锦壮红饭节、庆丰收、尝新节等活动的接连举办,让马洒村的旅游综合收入也连年翻番,正是依托这样优美的山水人文景观,马洒村走出了一条“绿美+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路子。
在马关,吸引游客慕名而来的,不仅仅只有马洒村,还有这个独具特色的村落——腊科村。
这个位于大栗树乡,大山深处的小村落,古朴、宁静,不少摄影师、画家、文史学者、民族医药学者,来到马关县,总要来“腊科”这个美丽的彝族村落逛一逛,“来了就不想走了”是不少人来到腊科村的感受。
青石板铺成的小路蜿蜒曲折,泥墙青瓦的房子,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半山腰,时而有阵阵炊烟袅袅升腾。院落一角的柿子树,挂满鲜红的果实,尤其在日出时分或夜幕来临的时候,腊科村更是美极了,这里是画中才有的风景。
“大家在城市住久了,就来我们《腊科 山隐》住一段时间,就能找到内心的安宁。”娄平珍是腊科村山隐民宿的老板娘,能干的她从贵州来到这里,只逛了一次村子,就决定要在这里做一番事业。她说:“最久的客人,住了一个多月。年前说好了,之后还要来,带着家人一起来这里过年。不只是国内游客,外国游客也会来到这里小住几日。”
住在腊科,只是在村里转转,看看山、玩玩水,就能感到心中富足,这个离县城1个小时车程的村子,也是219国道边上新晋的“旅游打卡点”。
与此同时,马关县马鞍山风景区国家AAAA景区的申报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罗家坪村的村容、风貌收获愈发多的游客点赞好评;都龙口岸的市场,是中越边境上最具特色的集市……
马鞍山风景区
罗家坪村一景
都龙口岸的中越边境市集
这些宝藏式的景点,串联成了国道G219线上最美休闲驿站,未来的马关,将继续结合县域区位、自然资源等特点,不断完善旅居建设要素,将努力打造成为“最长国道G219线上最美休闲驿站”,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旅居体验。
(来源:文山文旅)
(编辑:李娟 排版:向传帅 责编: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