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关县严抓学校伙食费管理

发布时间:2017-05-17 17:21:28   来源:文山新闻网马关县  

文网讯 为用好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费和营养改善计划资金,马关采取措施保障学生吃得好打下坚实的基础。

强建机构,督促检查常念“紧箍咒”。 建立机构,明确职责。先后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教育经费核查等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抓好全县农村中小学经费管理使用、监督检查、协调指挥等工作,确保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费和营养改善计划资金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在全州率先实施并有效坚持“校财局管”经费管理模式,设核算会计13人集中在县教育局办公,负责全县学校会计核算和业务指导工作。各独立中小学及乡镇中心校设报账员及食堂会计各1名,确保各项经费使用规范,做到专款专用。健全制度,规范运行。先后制定出台了《马关县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和制度,进一步明确学校经费运行、规范化建设等工作要求,确保学校经费运行安全,规范管理,为全县教育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加强督查,强化管理。建立县“四班领导”挂钩联系乡镇、县教育局领导班子挂钩联系乡镇学校、机关股室挂钩到具体学校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全县学校经费特别是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费、营养改善计划资金进行督促检查,并针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学校,强化整改落实,进一步规范经费管理,杜绝挪用、挤占寄宿制学生生活费和营养改善计划资金情况的发生。同时,在教育局开设投诉和举报电话,接受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投诉和监督。强化安全意识,确保食品卫生安全。联合县卫生防疫部门加大对学校饮食卫生安全检查力度和密度,根据季节不同特点和容易出现的卫生问题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在校就餐安全性。强化日常监管,规范管理行为。马关县教育局充分利用城域网管理平台,在学校食堂等重点监控区域安装摄像头,与学校同时接收信息,实现全天候无间歇监控,并与市场监督管理局资源共享,规范管理行为。

强化管理,发挥效益实行“零利润”。各校经费管理和使用情况必须在校内公示,接受社会和学生监督。严格按银行、财政部门有关规定,每校只在银行开设“专用账户”、“基本账户”以及“食堂专用账户”等,避免私设“小金库”和“账外账”现象的发生。补助资金到位后,教育局根据各校实际情况,按学期下拨到各独立中小学及乡镇中心校,再由乡镇中心校发放到各校点。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各校严格执行上文两个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实行实名制管理,严禁冒领、套用现象发生,经费统一划归食堂账户,学生集体就餐。学校食堂实行“零利润”经营,确保补助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最大效益。

落实保障,提高水平实现“饱变好”。在贯彻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同时,多方筹措资金,积极开展勤工俭学。严格落实“两免一补”、“营养餐改善计划”等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补足县级配套资金,保障寄宿制学校正常运转。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马关县教育局收到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费和营养改善计划资金约1.19亿元。其中,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费5691.71万元(中央资金3721.85万元,省级资金1958.86万元、县级配套资金11.00万元),营养改善计划资金6179.77万元(全部为中央专项资金)。部分学校充分利用勤工俭学基地,大力发展养猪种菜,部分班级回收废物变卖,所得收入用来改善伙食或开展班级活动,大大降低了学生伙食成本,学生逐步从“吃饱”步入“吃好”。同时,马关县已全部将对外承包的食堂收回学校经营管理,工勤人员工资由县财政统一支出,保障了学生饭菜质量和数量。

统一配送,规范采购确保“安全性”。将全县具有法人资格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分成6个片区,通过公开招标由配送公司对学校食材进行统一采购配送,所需资金由中心校(独立中小学)划到配送公司账户,保证学校食材来源、质量可靠、采购统一、规范、有序、合规,保证资金使用规范合法,同时减轻学校后勤工作负担。

(徐永春)

(编辑:郭韦)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