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州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人才助力扶贫、服务发展的积极作用,马关县采取“十个一批”措施深入实施人才扶贫,提升人才扶贫的精准性和科学性。
一批党政干部驻村扶志。2018年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省州驻马单位选派374名党员干部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开展思想引领、组织引领、发展引领等帮扶工作,帮助群众谋划发展思路,坚定攻坚信心。
一批专家能手创业扶智。依托《云南省专家服务团助力脱贫攻坚计划(2018年—2019年)》引进省林业厅助力专家7名,年内开展扶贫产业技术培训3场次,业务指导2次,发放宣传资料800余册,惠及群众1000余人次;结合县内重点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组织申报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3个,省级科普项目5个,开展科技培训5期。
一批医技人才定向服务。整合县内医疗卫生资源,选派15名卫生技术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开展工作;由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医疗骨干组建医疗小分队3个,深入乡镇、村寨开展疑难杂症会诊、送医送药下乡等定向服务9场次,开展健康素养主题巡讲活动2次,受益群众3000余人次。
一批优秀教师定向支持。从严落实城区学校校长、教师、业务骨干向农村学校、民办学校交流轮岗制度,年内组织50名教师进行轮岗;城区学校结合“名师下基层”活动开展 “1+1”“1+2”教育帮扶活动10余次,受益学生2000余人次。
一批金融人才挂联服务。建立马关县金融扶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任命12个乡镇信用联社负责人为乡(镇)长助理。协调各金融机构,截止今年10月,共发放各类助农、创业贷款2.2亿余元,惠及贫困群众9170户;采取“扶贫再贷款+建档立卡贫困户+政府扶贫产业”模式发放扶贫再贷款2.1亿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3236户。
一批电商人才助力发展。整合工信商务、农业等部门农村电商培训项目,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依托相关培训机构,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29名,组织电商人才、档卡户、村组干部、企业负责人开展培训7期582人次。
一批优秀人才引领致富。结合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培养企业家4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5名;认真落实《马关县2018年实用人才培养工作实施方案,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104名,高技能人才113名。
一批文化人才定向服务。培养民族民间艺人286人,其中,培养民间工艺传承人领军人才17人,申报“七乡文化名家”3人;年内依托“文化下乡”“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等开展送戏下乡47场,组织群众文体活动100余场次。
一批企业家帮扶联结。深入实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2018年,县内64家民营企业共投入发展产业帮扶资金(物资)335余万元,就业帮扶资金57.72万元,改造危房、建设公厕、修缮进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帮扶资金222.63万元,劳动技能、种养殖技术培训资金5万元。
一批特殊招录人才就位服务。认真落实边境民族贫困地区基层人才和艰苦边远地区公务员招录政策,以及艰苦边远地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2018年全县共吸引215名大中专毕业生来马就业创业,其中,招录事业人员72名,公务员20名,特岗教师114名,三支一扶大学生9名,有效缓解贫困地区招人难、留人难的问题。(董世香)
编辑:王盖界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