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是收获的季节,是金黄的季节,如同春一样可爱,夏一样热情,冬一样迷人和美丽。是的,秋的美是成熟的美、收获的美。 在马关县八寨镇八围树行政村,有这样一个人,也感受到了秋天“丰收”带来的喜悦。他就是八寨镇八围树行政村茅草寨的养殖大户苏太彬。今年8月,他家16头肥猪出栏了,一笔13.7万元的收入让他的腰包鼓了起来,同村的人开玩笑说,“今年,小小‘二师兄’让他家发了大财,羡煞多少人呢!”。 在八围树行政村这不是个例,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马关县工信商务局、八寨镇党委政府等有关单位的指导和帮扶下,八围树行政村始终在产业发展上找出路,针对该村群众一直有养能繁母猪的习惯,精准施策,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生猪产业,采取“政府补助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的方式,争取了资金85.96万元,从昆明引进优良二元母猪614头,分发给344户有意愿发展生猪产业的群众(其中,档卡户每头母猪补助1400元、非档卡户补助1000元)。同时,为解决好部分群众养殖技术落实、猪圈舍条件差等问题,又筹集了56.76万元帮助群众改造猪圈舍165个,并定期不定期邀请畜牧专业人员入村开展技术培训,增强群众发展信心,让生猪产业逐步壮大,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茅草寨的苏太彬就是受益者之一,2017年在村领导的鼓励下,政府补贴2000元,个人自筹1320元,养了2头二元母猪,2019年就小见成效。苏太彬介绍说,“2018年时,两头母猪开始产仔猪,每年产两茬,最多时候一个母猪产一茬就有17头仔猪,少的也有10头左右,到年底我家猪就有了50多头。2019年初开始卖猪,到年底共卖出80头,收入24余万元。”随着猪行情的向好,他加大养殖规模,投资4万元加盖猪圈舍,加之养殖技术成熟,2020年再让他大丰收一把,仅8月就收入13.7万元,加上前7个月的收入累计达22万元。其中,累计出售仔猪29头、肥猪18头。目前,还有生猪存栏60余头,按现行情,预计年底收入将达50余万元。 “以前我家种植玉米、辣椒,收入较少,上有2个老人,下有2个孩子,家庭负担重,成了村里的贫困户。这几年,有了脱贫攻坚的好政策,政府补助我家4200元盖了猪圈舍,养起了4头二元母猪,仅今年上半年就出售仔猪20头,收入3.6万元,比我种地的收入翻了几倍。”家住八围树行政村上三家村小组的贫困户王绍全激动地说。王绍全家只是上三家村小组生猪产业的一个缩影,上三家村小组是八围树行政村养殖二元母猪最多的村小组,全村46户群众参与,受益也是最大的,仅2020年前8月,该小组就出售生猪476头,共实现收入104.64万元。 据统计,今年1至8月,八围树全行政村共出售生猪1146头,实现收入315.4万元,惠及群众136户,其中档卡户54户,户均收入达2.3万元。目前,全行政村还有生猪存栏2150头,按现行情计算,预计可以增加群众收入600余万元。 可以说,八围树行政村的生猪产业打开了群众脱贫致富门,对持续做大做强畜牧产业,巩固脱贫成效,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意义。 (马关县融媒体中心通讯员 雷振兴) (编辑:唐雪娇 排版:张振飞 审核:资云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