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坚果又叫夏威夷果,一说起它大家可能都以为是进口食品。但如今在马关县夹寒箐镇上千亩的澳洲坚果迎来了定植以来第一次挂果。近日,这片上千亩生态种植林绿荫葱茏、部分树上已长出了坚果,一串串绿色果实挂满枝头,空气里到处弥漫着清甜果香。
金秋时节绘“丰”景,走进夹寒箐镇天漫村的坚果种植基地,一大片坚果林在微风轻拂下更显葱茏,两三米高的坚果树沿着山坡均匀分布,一列列整齐排开。果农和务工村民们正手持竹竿、木棍、背着背篓,打果、捡果忙得不亦乐乎。
“我种澳洲坚果第六年了,产量高一点的每棵有十公斤左右,产量低一点的有两到三公斤。”马关县国林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陶云国说。
才半天的功夫就收割满满的一皮卡车,坚果丰收为果农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这个坚果长得很好,我们做小工一天有100块钱,一天可以摘得150多斤。”务工村民陶英说。
陶云国是天漫村的坚果种植大户,也是合作社的负责人。他通过了解得知澳洲坚果因其果仁油润可口、奶香馥郁且营养价值丰富,素有“干果皇后”美称,深受消费者喜爱,是当前世界栽培面积和产量增长最快的果品之一。经过前期实地考察调研后,天漫村良好的种植条件和土壤优势,很适合澳洲坚果种植,于是他就萌生了在家乡试种的想法。
2017年,马关县国林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种下的澳洲坚果已有1000余亩挂果,这份来自澳大利亚的土特产,没有在马关“水土不服”,像是找到了另外一个故乡。据陶云国介绍,澳洲坚果种植3年可挂果,6年进入挂果期。基地在2017年引进澳洲坚果种植,以“基地+产业+农户”的发展模式,种植桂热1号、OC、A16、344、791、A4等品种,每个品种的成熟采摘期略有不同,可实现市场错峰价格,原本合作社只是想试种优选品种,种植后发现,每个品种都能在这里茁壮成长。
牛马榔村委会从2017年开始引进澳洲坚果,为进一步开发产业链,扩大经济效益,调动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成立了马关县国林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提供技术支撑、坚果销售和幼苗培育等服务。2017年,省国资委驻村工作队驻村帮扶牛马榔村委会,为解决坚果基地道路问题,使“致富果”走出马关县,经多方协调,出资700万余元,在牛马榔村挖通、拓宽、硬化、修缮产业道路15公里,为群众打通产业道路建设的“最后一公里”。
2023年,省国资委驻牛马榔村工作队先后投入16.2万元用于支持澳洲坚果产业发展。为解决澳洲坚果产量不高、管理难度大的问题,4月,驻村工作队选取5亩坚果地,又投入1.2万元建设坚果滴灌设备,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为提升坚果产出效益,9月份,组织牛马榔坚果合作社成员外出考察,学习澳洲坚果种植管理和技术,并投入15万元采购坚果初加工设备,目前设备已全部到位。
“截至目前,牛马榔种植澳洲坚果大概在2600亩,主要分布在天漫、丫口和岩脚三个自然村。为进一步提升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和种植效益,我们园林种植合作社在上漫龙建成了澳洲坚果加工厂,日产三吨左右。”省国资委驻牛马榔队员王吟清介绍。
(马关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吴兰会 实习生:陈文思 通讯员:张云怀)
(编辑:唐雪娇 排版:张振飞 责编:刘虹 终审:资云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