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讯 巴西菇是一种很有开发前景的食用菌类。近年来,马关县大力发展巴西菇产业,栽培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近日,记者走进马关县仁和镇三村行政村牛亩田村看到,村民正忙着建造巴西菇大棚。说起仁和镇巴西菇种植,村民杨应平可谓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早在2015年,敢于尝试的杨应平就开始种植巴西菇,当年实现纯收入22万元。看着杨应平种植巴西菇收入可观,村民纷纷跟种,规模由最开始的5个棚发展到了现在的68个棚,种植巴西菇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经济来源。
据介绍,巴西菇种植周期短,从栽培到上市只需60天左右,一般3~4月栽培,6~10月采收。为了把巴西菇产业发展好,村民们加入了巴西菇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为种植户提供种植、管理、采摘、销售等“一条龙”技术服务,解决种植户的后顾之忧。
自2016年大力发展巴西菇产业以来,仁和镇通过积极争取沪滇援建资金建设巴西菇加工车间,对巴西菇进行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激发农户发展特色产业的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让农民有奔头。
近年来,为发展壮大巴西菇产业,马关县制定并完善《马关县巴西菇产业扶贫办法(试行)》等扶持政策,通过采取“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据统计,2022年,仁和、马白、木厂、大栗树等乡镇通过积极探索“种植户抱团发展”模式,发展巴西菇种植753棚,覆盖农户2082户,产量4128吨,产值达4128万元。
(来源:马关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唐雪娇 排版:李法楠 二审:资云波 终审:周味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