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关县茅坪国门位于马关县都龙镇茅坪村委会南面1000米处,始建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2017年9月修缮。国门为城墙式建筑,整体建筑用青石、白灰、石沙垒筑,墙体中部设一由北向南通道,顶部成弧形,南面的门头上从左至右横书,阴刻“大中华民国”,左右两边均刻直行书阴刻小字,左为“大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国庆纪念日立”,右为“黄远塘题”,茅坪国门为确立中越界线提供了可靠的历史依据,为最终确定中越两国边界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茅坪这座特殊的国门,是中越边境云南段唯一存留的石砌国门,属于战争防御工事建筑,俗称“五号界”是中越国境边界线的铁证。
茅坪这座古老的国门,是西南边关兵家必争之地,是堵截外来进犯者的咽喉要塞,《马关县志》记载: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秋,日本侵略军在越南南方登陆后,蒋介石嫡系部队第九集团军由关麟徵率领五十二五十四两军的部队驻防于这一带。据村中老人讲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军在越南南部登陆占领了越南全境后,派出部队驻扎在离茅坪10公里不到的越南山区不断向我边境进犯,为抵御外敌入侵,我边民王仁良、李长庆等人自发在茅坪5号界碑处着手修建国门,为防日军入侵我国边境国民党军官黄远墉于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率部调集地方工匠在茅坪修筑加固了此防御工事,随后当地居民和驻军为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国家领土的完整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守护着这道可贵的国门使之得以留存并稳立至今。
这座非凡的国门从越南方向看它仿佛是一把“老式将军锁”寓有“南疆锁钥”之意。它像铜墙铁壁坚毅抵御着侵略者各种利器,它曾是中越公使互相交流访问的重要通道之一,并向来犯之敌警示我国不可侵犯。饱经沧桑的马关县茅坪国门是一段历史的陈迹不倒的城墙,记录下一个早已远去的时代。
岁月变迁时光流逝,茅坪国门虽残垣断壁,但依然如一个坚强的戍边卫士忠诚地守护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茅坪国门作为唯一留存的一道国门,不倒的城墙背后伫立的是民族的尊严“大中华民国”依旧清晰醒目。2011年8月马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2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马关发布)
( 编辑:周西杨 排版:尹颖 二审:李云淑 终审:资云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