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海子边社区党委围绕“建强基层组织、夯实基础工作、提升基本能力”的要求,不断加强班子建设,发展壮大党员队伍,增强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引导和带动作用,以党建引领为载体,创居民满意的“五心宜居社区”。
一是党心连民心。以开展党员“亮身份”活动为契机,引导社区144名党员组成14只队伍,前往结对小区(村组),开展上门服务。自觉担任结对小区(村组)的政策法规的宣传员、社情民意的调查员、服务居民的勤务员、扶贫帮困的服务员、领里纠纷的调解员、维护稳定的安全员、文明新风的倡导员、公平正义的监督员,通过“走百楼、访千户”的方式开展一对一走访了解,收集民情民意,转被动服务为主动
解决问题。
二是管理重精心。制定社区工作人员上下班和请休假制度,按照出勤率与绩效工资挂钩的办法进行考评,动态发放绩效工资。每月组织1次社区坐班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确保11名社区坐班工作人员熟悉和精通党建、社会事业、扶贫等政策业务知识,并能熟练运用云南省综合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准确的各类便民服务事项办理。同时以14只党员服务队收集的数据为基础,为社区5775户16730人建立电子档案,完善党建综合服务平台信息,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发布传递到群众身边,累计发布相关短信20余万条。
三是经常献爱心。通过建立贫困数据库,完善困难群众和困难家庭基础资料,把低保、劳动就业、医疗保险、住房保障和社会优抚等政策与贫困数据库相匹配,确保第一时间为真正困难的群众雪中送炭,积极探索和拓展帮扶救助方式和途径。建立了党员志愿服务队、退伍老兵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等4支志愿服务队伍,使扶贫帮扶工作常态化,及时把各级党组织的关怀送到居民的心里。积极响应党建带妇联、党建带团建号召,由社区妇代会及团支部班子牵头,在学雷锋日、党员活动日和端午、中秋、重阳、春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居民写春联、包粽子、观看文体演出,慰问孤寡独居老人、留守儿童。近年来共组织慰问贫困妇女、留守儿童、孤寡老人、贫困残疾人等200余人次,开展法律宣传30余次,举办文艺演出36场,举办医疗义诊
1000余人次,开展环境卫生整治60次。
四是服务更贴心。实行“两微笑服务”。即微笑回答群众咨询事务,微笑为群众办事,真正拉近党群、干群关系。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门好进、脸好看、事不办”的情况发生,解决了群众办事难问题,提高了社区办事效率。统一工作制服、佩戴上岗证,接收群众监督,规范并按照为民办事服务流程为群众提供服务,累计为民办事3200余件。
五是居民更舒心。完善“儿童之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反家庭暴力庇护所”“群众大舞台”等多个活动室功能,形成基层党组织、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社区服务体系。为解决部分留守儿童、务工人员子女的娱乐、学习、教育、监护等问题提供保障,为社区老年人活动和看护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内容,累计为妇女儿童、老年人等弱势群体提供服务210人次。通过健全完善群众办事及生活娱乐设施,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指数,打造宜居社区。(叶国佳)
编辑:王盖界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