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开发与保护怎样兼顾? 马白镇有“秘笈” 想听听? 文网讯 近年来,马关县马白镇积极开发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多举措让文化 “存”起来,“活”起来,“走”出去。传统文化开发和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辖区内马洒村被国家民委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马尾冲芦差冲村被评为省级非遗文化保护区。 马白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集中,内容丰富,以马洒村为例,共有8大类,60多项。其中,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个(马洒壮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州级项目2个(侬人古乐和银器制作),目前马白镇建有马洒村史馆,马洒村以村史馆为媒介,将马洒村400余年丰富的壮族传统文化历史进行收集整理集中展示,充分利用文化资源聚拢民心,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下步将继续挖掘其余村社村史文化,将保存和展示文化资源作为筑牢基层意识形态阵地的有效抓手。 大力支持马白镇各村社文化传承人将各自的传统文化延续下去,比如侬人古乐、银器制造、刺绣、纸马舞、纺棉舞、壮族山歌等文化。马洒旅游村建成开放以来,马洒侬人古乐定期展演,民族服饰制作得到传承,马尾冲芦差冲村也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传统文化并加入传承文化的队伍,文化传承血脉得到肃新,文化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 马白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以来,通过马洒锦壮红饭节、祭龙、祭铜鼓等民俗活动的定期开展,吸引各地游客深入了解辖区各村的民族风俗与民族风情,年接纳参观人数近10万人次,大力推动民族文化走出寨门、扩大交流,做到民族文化传播有特色、可观看、能体验、有互动,努力推动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特色村寨民族文化内涵不断提升。以文化为桥,提升乡村旅游对外吸引力助力乡村振兴落地生根。 (谢雨阳) (编辑 刘梅) (排版 钟晓明) (审核 侯佑琴)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