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无阻、星夜兼程,他们是战“疫”中的“摆渡人”

发布时间:2022-04-20 19:48:34  

深夜,灯火通明的大楼里有一群“摆渡人”。

他们风雨无阻,日夜兼程,在这一次次“摆渡”中,载着希望,驶向明天。

风雨无阻,星夜兼程

“叮叮叮……”在马关县一安全例检站,工作人员正在对赵栋福即将驾驶的车辆进行安全例检,并全方位消毒。一旁的赵栋福正把刚领到的防护服一件件往身上套。

“刚刚收到指令,要去接隔离人员,并安全把他们送到隔离点。”刚完成一次转运任务的驾驶员赵栋福又接到了新任务。

赵栋福是马关本地人,有18年驾龄的他是云南文山交通运输集团马关分公司的一名驾驶员。马关“4·08”疫情处置工作开展后,他成为隔离转运工作中的一员,化身“大白”,将一位位密接、次密接、重点人员“点对点”送到隔离点,构筑起疫情防控闭环,用行动守护着群众的安全。

无惧危险,逆行出征。做好防护的赵栋福接到派车组下达指令后,在引导员的带领下立即前往马关一小区接送隔离人员。在转运点,赵栋福根据指令上的名单对隔离人员复核身份、指导穿戴、护送上车。遇到临上车前还有顾虑的隔离对象,他会反复劝导、耐心解释,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直到对方打消顾虑。

“我们的工作就是协助他们转运人员,来到指定转运点,和他们一起对接隔离人员,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引导员罗勇已经连续8天没有好好睡过一觉了,在他的引导和协调下,驾驶员们能顺利达到隔离点并快速完成转运工作,“最辛苦的还是驾驶员,他们一趟最少也要6个小时以上,非常累。”

风雨无阻,星夜兼程。驾驶员赵栋福告诉记者,由于隔离转运工作不分昼夜,需要时刻待命,只要电话一响,不管是深更半夜,还是刮风下雨,都必须立刻动身出发。

“这几天我一直在转运隔离对象的路上,这一班今晚10点出发也是要到第二天的早上6点左右才能返回。”赵栋福说,“马关是我的家乡,守护家乡平安,我责无旁贷。疫情不退,我们不退。我能做的就是把他们平平安安地送到隔离点,等到他们隔离结束后再把他们平安接回来。”

“我把他们安全接回来了”

刚刚转运回来的驾驶员王启福和满脸愁云的赵栋福不同,刚褪下一身防护服再经过仔细消毒的他虽然尽显疲态,但心情似乎不错,“我刚刚把健康农场、篾厂、大栗树隔离结束的人接回来,已经把他们全部安全送到家了。”

来回6小时的车程让王启福错过了饭点,见他的车刚开到停车场,后勤小组的工作人员立即给他热起了饭菜。王启福是有着40年驾龄的老司机,第一次穿防护服开车,束手束脚又不透气的防护服让他十分难受,“没办法啊,疫情当头,难受也得穿。最难受的还是转运的时候看见那些小的才几个月,老的70多岁的群众,心里真的难受,好在终于把他们接回来了。”

他们的愿望和承诺

“我们能早一秒发现并转移被隔离对象,社会面防控就会少一份隐患,人民群众的健康就多一份安全保障。”云南文山交通运输集团马关分公司经理周兴鹏介绍,由马关县交通运输局、马关县道路运输管理局、麻栗坡援助马关隔离转运指导组等单位组成的隔离转运组目前共有不同车型的隔离转运车辆100余辆,驾驶员120余名,运力充足,能确保24小时运转。

“我们按照每辆车50%的坐率载运隔离人员,我们有的驾驶员一天会跑3个班次,这样算下来的话,我们的班次一天最多有300个班次。”周兴鹏介绍,为保障驾驶员安全,驾驶员在开展转运工作以外的时间都必须在指定隔离酒店,不能随意外出。同时,隔离转运组也会对转运车辆进行实时动态监控,确保安全运行。

采访中,隔离转运组的驾驶员们表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愿望,那就是把一个个自己“送走”的人再一个个接回来,那是他们的承诺,也是他们的责任。

昼夜奋战,使命必达。星光不负赶路人,相信不用多久,这群“摆渡人”就会把一个个离家的人平安送回家!

(文山日报社记者:喻传宏 王玮 吕静 陈明凯 罗钢 文山广播电视台记者:古魏魏 罗明磊 满鑫)

(编辑:唐雪娇 排版:尹颖 审核:梁丹)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