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一口清 基层治理一网兜 绿美建设一直抓 | 马关:以“小切口”擦亮了“绿美乡村”标签

发布时间:2023-01-13 16:41:16  

无论是脱贫攻坚时期摘穷帽的昨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域推进绿美建设的今天,还是全面提升、建好富美马关的明天,马关县始终坚持在制度上成规范、在经验上成体系,用活用好一线工作法,深入基层群众,从解决生活所需、满足美好向往等细微处着手,总结提炼了“1335”“5575”等一批好经验好做法,既展示了绿美乡村建设新经验、新成效,又给出了“良方”解决“急症”,以“小切口”擦亮了“绿美乡村”马关标签。目前,全县14个乡(镇、场)已建成绿美乡村达标村580个、示范村1151个、标杆村193个,兑现了2022年全域推进绿美乡村建设全达标的承诺。

昨天,从小切口入手,干出了口口相传的“1335”工作经验。绿美建设怎么干、干什么?近年来,马关县始终持续抓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以脱贫攻坚时期总结出的“弄干净、摆整齐、搞绿化、建文明”十二字经验为基础,摸石过河找经验,投石问路寻良方,坚持“不花钱也要办事,花小钱办大事”原则,提出了“1335”工作思路,为全县绿美乡村建设找准了方向(即:突出一个 “党建引领”,党员带群众、强村带弱村、村村争先进,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群

众从“动不起来”到“停不下来”;实现“三有”目标:有村标和规划、有产业或就业、有各项惠民保障;确保“三无”达标 :无卫生死角、无散养畜禽、无监管盲区; 实施“五小”工程 :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庭院、小广场)。同时,坚持因地制宜,宜花则花、宜树则树、宜果则果,在“四旁”(水旁、路旁、村旁、宅旁)和“四地”(边角地、空闲地、闲置宅基地、拆违地)及庭院进行绿化美化,让“瓜果蔬菜成为农村最美的风景”,让绿美成为农村最美的底色,让农村留得住记忆、记得住乡愁,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绿美乡村建设“马关样板”。

今天,紧扣“五全十美”,推广“5575”面子、里子、底子一起抓。全域绿美如何推?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是关键。在绿美建设中,马关县坚持以“点”上重点突破、“线”上逐步提升、“面”上全域推进为路径,建立“1+10+N”政策引领体系和“1+10+2”指挥体系,聚焦“十美”工程,持续推进“七比拼”模式,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村民自治的作用,小坝子镇、马白镇等乡镇坚持一线工作法,总结提炼形成了马关绿美乡村建设“5575”工作经验,找到了通俗易懂、可复制推广的“治病良方”,在全县得到推广宣传并用活用好。即:“晨起五件事”(一查红旗飘飘、二给花草浇浇、三来院坝扫扫、四用镜子照照、五把农活干好)、“晨起五个好”(一把室内收好、二把庭院打扫好、三把花草浇好、四把畜禽管好、五把农活干好)以及

“垃圾源头减量七字诀”(纸盒塑料拿去‘卖’、尿裤晒干灶窝‘烧’、残砖断瓦坑里‘填’、枯枝败叶土里‘埋’、果皮菜叶猪槽‘倒’、农药包装往回‘带’、玻璃电池统一‘收’)和“垃圾分类五分法”(可腐烂垃圾、可再利用垃圾、可填坑垫道垃圾、可燃烧垃圾、难以处置及有毒有害垃圾),持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向上向善向好。

明天,活用“十抓工作法”,必定抓出一个漂漂亮亮的绿美新马关。“富的村不一定美,但美的村一定富”,马关县始终坚持美与富齐步走,紧盯目标、紧盯进度、紧盯成效,突出 “谋划抓抓谋划、持续抓抓持续、巩固抓抓巩固、提升抓抓提升、管理抓抓管理” 的“十抓工作法”,积极发展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游则游的“庭院+”经济模式,一个村一个村地抓,一个乡镇一个乡镇地推,逐步实现发展与生态、富裕与美丽“双赢”,努力培育打造“文化传承型、产业融合型、休闲旅游型、生态保护型、城郊集约型、环境整治型、强边固防型、红色革命型”8种风格各异的多元化、特色化乡村,让绿美马关真正成为绿美建设的“示范样板”和“天花板”。

(马关县)

(编辑:郭韦 排版:尹颖 二审:资云波 终审:周味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