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一口清 基层治理一网兜 绿美建设一直抓丨马关县小坝子镇田湾小学的“绿美秘笈”

发布时间:2023-01-18 10:25:50  

马关县小坝子镇田湾小学地处中越边境线上,与越南隔河相望,始建于1936年,创办时学校仅有两个教学班和一名教师,校园狭小拥挤,办学条件极为艰苦。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不论是基础设施条件,还是边境校园文化,都颇有独树一帜、匠心独运的韵味。2018年,田湾小学 EPC 项目全面竣工,实现了整体搬迁,新校址占地面积30917.18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 8685 平方米,绿地面积 13200 平方米,绿地率达 42.69%,绿化覆盖率达 44%。经过努力,全校 教学成绩得到整体提升,先后荣获文山州“文明学校”、文山州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马关县“教育先进集体”、马关县“文 明学校”等荣誉称号。

自启动绿美校园建设以来,田湾小学结合边境、少数民族、强边固防等元素,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将绿美校园建设抓牢抓 实,全力打造“花在校中、校在林中、人在优美环境中”的绿美校园。创造条件,开辟绿化场地。初建的田湾小学,因推山重建,预留的绿化地面几乎全是裸露的泡石,无法种植绿化植物,镇中心学校通过实地考察,决定以取土盖石的方式增加可绿化空间。为抢抓绿植栽种节令,老师们主动放弃周末和国庆休息时间取土盖石建造花台。但取来的土也以泡石为主,学校动员全体师生利用课余时间,搬走14余立方泡石,硬是在满地石头的土地上清理出6000余平米绿化用地,师生携手创造条件,变“不可能”为“一定能”。精心养护,全力引水保活。绿植种植后,恰逢天气干旱,生活用水尚且紧张,更缺水浇灌花草,学校组织老师进山寻找水源,成功引水到校,并建设了半自动化喷灌系统用于浇灌。但由于绿化面积较大,水量还是难以兼顾,三位老教师主动请缨担起绿植浇水任务,经过20多天的努力,绿植成活 率达 95%以上。因地制宜,人文结合打造特色景观。为凸显民族文化元素,学校就地取材,利用泡石在绿化带中建造了半径 2.5 米的喷泉莲池和苗族大鼓、芦笙造型,具有苗族文化符号的人文景观既装扮了校园,更凸显了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感。立足定位,扎根边疆心向中央。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扎根边疆,心向中央”的教诲和嘱托,结合校园绿 化美化和功能提升需要,在校门前方重十余吨的巨石上雕刻中国 地图和“祖国在心中”五个大字,以醒目标志时时提醒师生常怀感恩之心,常念感恩之情。 如今的田湾小学,花繁叶茂的校园环境和朗朗书声交相呼 应,昔日小、弱、偏的边境小学形象已一去不复返,绿美舒心、 干净整洁、积极阳光的学校新貌已全面展现出来,如同一颗散落 在边境线上的璀璨繁星,悠柔长存、绽放光芒。

(州发改委)

(编辑:刘梅 排版:向传帅 二审:资云波 终审:周味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