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美乡村建设热潮中,马关县坚持“富与美”齐步走,将绿美乡村建设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发展绿美经济 “新业态”,一批批敢闯敢试的先行者带领群众闯出了增收致富新路径,既扮靓了绿美乡村新面子,更鼓足了群众钱袋子。
篾厂乡篾厂村党总支副书记杨贵聪,在绿美建设中当好领路人,带头发展绿美经济,引导群众把庭院“方寸地”建成“增收园”。杨贵聪率先在房前屋后培育中药材、 百香果、木姜子苗等发展庭院经济,通过个人做示范,引导群众跟着干,带动建成三七、百香果、重楼、砂仁、紫玉兰、黄精等庭院经济户 123 户。为科学管理好产业, 杨贵聪组织100余名党员、村组干部、致富带头人外出学习种植技术,邀请农技专家入村开展经济林果种植指导 30 余次,让群众会种会管、创成创收。作为首支农民志愿服务队成立的组织者,杨贵聪坚持以“小切口”办“要紧事”展“大作为”,多次与志愿队交流“产业发展+绿美建设”的“双赢”点子,动员全乡 54 支志愿服务队在“苗药之村”大坪子、 “草果之村”河头上、“砂仁之村”小八寨等绿美乡村建设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为解决后续销路问题, 杨贵聪组织成立中药材种植合作社、杯杯香茶叶合作社,积极引进外商开办木姜子加工厂、成立木姜子种植合作社,稳固拓展了“农户+合作社+公司”的产业发展模式,打亮打响了篾厂乡中药材产业新名片。今年来,篾厂村已向江西、湖南、重庆等地销售木姜子苗27万株,中药材加工厂累计收购本土中药材960余吨, 价值1430万元,入股合作社群众分红44万元,带动周边400余名群众实现增收4万余元。
都龙镇率先打破“栽花种草砌花台,千篇一律搞绿美”的固定思维,巧种“四棵树”,变“绿道花带”为“集体经济带”。结合各村海拔、气温、土壤等特点,按照“乡土性强、适应性强、稳定性强”原 则,选择木瓜、沃柑、八角、泰国青柚等四种树种,与木春菊、 紫柳等常年开花植物进行套种,形成“合理搭配、高低错落、四季有景”的绿道花带,实现一路春花、夏荫、秋实、冬韵的动态观赏效果。目前,全镇共种植木瓜 5200 株 15 公里,沃柑 15200 株 65 公里,泰国青柚 4000 株 21 公里,八角 1760 株 13 公里。 以“栽一棵 活一棵,种一片绿一片”为标准,压实挂村领导包村、村委会包 路、村小组包段、网格户包树的管护责任,做到每一棵树有人管、 管得住、管得好,确保绿色长廊共同建设好、管护好、运营好。按照“谁管 理谁受益”原则,把各村管护的四种经济林果划归村小组集体所有,收益全部用于村庄发展,经济林果摇身变成村集体经济发展 的“绿色银行”,既美了乡村容貌,也丰厚了发展底子。目前, “绿色银行”惠及 79 个村小组,3 年后预计增加村集体收入 50 万元。
(编辑:刘梅 排版:向传帅 二审:资云波 终审:周味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