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讯 为确保易地扶贫搬迁群众逐步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马关县采取“五个一批”的后续帮扶措施,抓实产业带动和就业帮扶两个关键举措,促进群众增加收入1700万余元。
一是产业发展带动一批。立足全县资源禀赋,充分挖掘安置区特色产业优势,优化产业布局,在木厂大坪子、八寨瓦厂等21个安置区持续发展地产药材、经济林果、商品蔬菜等产业7000余亩,其中砂仁3229亩、草果1462亩、香蕉1560亩、各类蔬菜350余亩、其他经济作物400余亩,预计年可促进群众增收800万余元。
二是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对因病、因残、因灾等原因,导致家庭收入不稳定的监测户,继续做好保洁员、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开发,共安置就业159人,人均工资800元/月,年可增收近万元。
三是扶贫车间就业一批。以“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为目标,强化就业扶贫车间的引进建设,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充分就业。目前,共引进建设了马关雅登博服饰有限公司、文山天用食品有限公司、云南鑫浩粮贸科技有限公司、马关县辰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马关县德源贸易有限责任公司、马关县天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6个扶贫车间,开设了服饰加工、食品加工、农产品分拣、电子科技等岗位,积极加强岗位培训,吸纳搬迁群众就近就地就业275人,人均月收入约2300元,群众收入有了稳定来源。
四是城区就近务工一批。线上利用“马关就业创业”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推送就业岗位,动员县城区伟华建筑有限公司、蜀丰公司等15户企业和福满园饭店等个体工商户共提供装修、运输、餐饮、保洁等就业岗位,实现就业1200余人。
五是引导转移就业一批。在全县集中安置300人以上的坡脚镇盐塘大寨、八寨镇寨头、篾厂乡大地丫口、马白镇南山幸福社区等安置区创设了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站4个,配备就业创业服务专职人员5人,积极引导群众外出务工就业。通过现场招聘会、“马关就业创业”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推送就业岗位,有针对性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帮助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了有就业意愿劳动力家庭至少1人就业的目标。
“十三五”期间,马关县共建设集中安置区22个,涉及搬迁群众2359户9492人。截至目前,共有易地扶贫搬迁脱贫劳动力2619人,实现就业2416人,就业率达92.24%,实现有意愿及劳动力的“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李美华)
(编辑:杨璐裴 排版:张振飞 二审:资云波 终审:周味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