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马关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产业布局服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服从生态环境、经济建设服从生态环境,推动马关大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全力构筑成镶嵌在中越边境线上的“绿色明珠”,享有“天然大氧吧”“古老植物天然避难所”“物种的基因库”等美誉。 稳步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系统修复,大力实施石漠化治理、增绿管绿等生态工程,科学系统做好濒危野生动植物和极小种群保护工作,持续加强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对亟待拯救珍稀特有物种进行生境恢复和种群扩繁。现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达到30余种,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动物40余种;有各类保护植物22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40余种,相继发现了新记录物种21个、新发现物种12个。 突出美丽河湖建设,累计投资1.12亿元,启动实施界河治理项目,对界河和出境河流进行系统治理,界河流域生态全面恢复,再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水鸟成群的往日景观。协同推进“水土共冶”,启动实施37个南北河流域历史遗留采矿弃渣风险管控项目,有效管控弃渣47.11万立方米,恢复生态面积约14.11万平方米。严格履行河(湖)长责任制,加强对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行业“三废”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国控、省控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出境河流水质达标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着力发展生态农业,以构建北回归线经济带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目标,围绕“优品种、强技术、育品牌”的发展思路,发挥生态、气候、资源优势,打造“全国道地药材产业示范园”和云南省“云药之乡”。认证“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11个,认证“三品一标”产品34个,202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46.51亿元。着力发展绿色生态工业,有序推进风力发电、抽水储能、空气压缩储能等新能源项目,推动绿色矿山发展,试用120吨电动驱动轮矿用卡车,全面实施有色金属“倍增翻番”计划,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着力发展生态旅游,积极探索“旅游+”“+旅游”模式,做好山水田园、生态乡村旅游“文章”,打好“世界铟都、世界拳王故里、世界三大工程奇迹(百年米轨)”三张“世界牌”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草果之乡”两张“中国牌”,打造山水田园乡村旅游示范县,不断谋求旅游产业的突破性发展,2022年接待游客322.7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78亿元,分别增长35.06%、16.48%。 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融双促,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组成部分,走出了一条生态美、百姓富、民族和睦、团结稳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以壮族传统文化、苗族传统文化为主题,探索生态文化的传承发展路径,推出民族芭比文创系列产品,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护传承“三月三”祭竜节,通过传统节日传承“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 以打造“千里绿道、万里花带”为抓手,推广护栏挂绿、走廊摆绿、阳台补绿、房顶戴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拆违建绿,全力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对乡村裸露山体、边角地、空闲地、撂荒地、拆违地等开展绿化美化,累计投入资金1.68亿元,建成“绿美乡村”1951个。深入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实施“七改三清”行动和“洁美乡村”行动,创造性地推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二十条措施”,构建起了“四季常青、月月有花,一路一景、一街一品”的绿化景观以及多层次、立体化的亮化景观。 (马关县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李明思) (编辑:刘虹 排版:王南 责编:资云波 终审:刘瑞)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