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马关县与上海虹口区建立对口帮扶工作机制以来,充分利用马关有人力、有产品,上海有企业、有市场、有信息的优势,在沪滇之间搭建一座“消费帮扶”的友谊桥梁,持续深化两地长期合作关系,助力马关群众增收。
培育优品,打造马关品牌。2021年以来,马关巴西菇、古树茶、光坎贡米、酱腌菜、生态土鸡蛋、有机富硒米等农产品特色品牌已连续多年参加沪上展销会。马关县光坎贡米、巴西菇等产品入选上海市“百县百品”目录,依托广阔的沪上市场,马关萧福源食品公司、鑫浩粮贸公司、陈波食用菌种植合作社等企业升级产品,有效提升产品包装等达25个品种,进一步提升在东部地区的销路,提高马关品牌知名度。
多措并举,拓展销售渠道。在深化调研对接、加大资金投入和项目扶持的同时,进一步推进“以购代捐”消费帮扶工作。马关县产品在虹口区机关农产品超市销售,每年参与消费扶贫农产品展销,实现马品出关,拓宽产品销路。2021年以来,马关企业销售到东部地区产品金额1.28亿元,其中销售到上海地区1.15亿元,年均销售0.5亿元。
产业帮扶,打造扶贫车间。近年来,先后建成陈波食用菌种植合作社扶贫车间、马关鑫浩粮贸食用油扶贫车间等,特别是围绕马关县“一县一业”援建的陈波食用菌种植合作社扶贫车间,带动了232户696人脱贫致富,产生了带头引领效应,马关县成立了十多家巴西菇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形成了马关县消费帮扶的支柱产业。马关两家巴西菇种植合作社年销售额高达7500万元,其中年均销售到上海对口地区为4000万余元,可说是“小小巴西菇,做成大产业”,同时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实现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近就业,解决了“务工难”问题。
助力文创,发展非遗文化。运用沪滇协作机制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助力打造马关特色文创产品。例如助力马关民族服饰产业园,带动传承创新非遗物质文化产品销售。在第六届上海市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上,马关阿峨版画、民族服饰、手工艺品等产品响应沪滇文化帮扶协作的号召,首次在上海亮相展示,为马关版画、苗族服饰等产品走出去创造了更大的舞台和空间。
(记者:徐珺)
(编辑:李娟 排版:王南 责编:刘虹 终审:资云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