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滇共筑“山海情”|“沪”力加持!马关边境“网红村”养成记

发布时间:2023-09-29 14:32:13  

位于马关县南部的马白镇马鞍山村委会龙树脚村,距县城7公里,坐落于半山腰上,处于大中型水库马鞍山水库西侧,村庄环山抱水,风景如画,每到节假日,这里就成了周边城市游客休闲娱乐、游玩打卡的热门乡村旅游度假区。

但龙树脚村并非一开始就如此美好。曾经,这里农房杂乱无章,村民生活污水直排湖中,路边道旁满是柴草和垃圾……虽然紧依青山绿水,村民们却并未获得实在的收益。为了把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援滇干部多次实地踏勘、超前谋划,反复论证评估,最终同当地干部共同研究确立了农旅融合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子,围绕人居环境整治、乡村风貌提升,为马鞍山水库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整治和开发保护规划,踏上了四年如一日打造环湖乡村旅游风貌区之路。

改造村貌,美丽乡村迎来蝶变。沪滇协作历时四年,前后投入3956万元,在龙树脚村整治环境、改造村貌、修整排污设施、树立环保理念,在美化村落的同时,还建立起了“党员带头分段负责,带动群众分片包干”的景观维护机制,奠定了农旅融合的群众基础。龙树脚村在上海资金赋能下,花海、水池、沙池、休闲长廊、网红打卡点、步道、水幕灯光等设施陆续建成,昔日小山村环境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白天,青山叠翠、碧波荡漾,风光宜人;夜晚,月白风清、漫步湖边,唯美惬意。龙树脚村成了文山地区知名的网红村。2022年,在沪滇项目建成沿湖悬空栈道、精品示范民宿的基础上,援滇干部继续深挖农旅资源,引进马关骏成阿雅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助力推出了青少年帆船和露营基地等新业态,龙树脚文旅产业得到进一步升级。

借此东风,在沪滇两地干部的策划下,龙树脚进一步打造“马小壮”和“虹小苗”的“龙马文旅卡通IP”,注册了专利,开发了卡通人物手办、马关龙马文化衫等一系列文旅产品,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2023年6月,龙树脚村被央视《新闻联播》作为边境农旅融合的典型进行了宣传报道,成为全省的一道亮点。

农旅融合,撬动内生发展动力。乘着乡村旅游发展的东风,龙树脚村村民向上的内生动力被彻底点燃,以前“靠天吃饭”,现在农家人吃起了“旅游饭”,在致富路上行稳致远。

结合龙树脚乡村旅游的发展,外出务工的村民逐渐返乡,开起了超市、农家乐,尝到旅游致富甜头的村民甚至开始自建民宿。目前,龙树脚村经营超市、餐饮等的村民共有26家,2022年人均纯收入已超2万元。

为了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减少旅游淡季等因素对村民收入的影响,沪滇协作还引进添边农业等企业,利用当地的好气候、好土壤,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蜜桃、橘柚种植577.31亩,蓝莓种植130亩,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发展高品质水果种植600余亩。果蔬成熟后,一部分供游客进行采摘,另一部分在上海援滇干部的牵线搭桥下销往上海,产品供不应求,不仅丰富了上海市民的“菜篮子”,更鼓起当地百姓的“钱袋子”。

在龙树脚村的墙绘中,有一幅特别出名——一辆列车,起点是马关,终点是上海虹口。在游客眼里,这是一处“打卡点”。但在当地人心中,这是沪滇协作的缩影,是一辆开往美好生活的“幸福列车”。

(记者:徐珺)

(编辑:李娟 排版:王南 责编:刘虹 终审:资云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