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十八般武艺”打造的马关“竹纸”

发布时间:2021-05-13 09:19:58  

土纸为古代的一种粗纸,最早出现可追溯至公元105年。马关县南捞乡那往行政村半坡村的“竹纸”类属土纸的一种,有着悠久的历史、繁杂的工序和精湛的技艺。

半坡村仅有36户人家,为多民族杂居村。时至今日,全村仍掌握竹纸制造手艺的还有20余户,他们将一根根竹子变成一刀刀竹纸,整个过程要经过名副其实的“十八般武艺”,即砍竹、划竹、浸泡、洗料、二次浸泡、舂料、打槽、加滑剂、捞筋、抄纸、压榨、修边、揭纸、晾纸、炕纸、理纸、压纸、二次修边、包装等19道工序,每道工序均为手工制作。如若没有半坡人的坚守,也许马关的竹纸文化早已淹没在红尘往事中。

目前半坡村掌握竹纸制造技艺的人虽多,但以竹纸制造为业的却仅剩村民刘自华一家,刘自华家至今仍延续着每25刀纸为1捆,每捆叠成一摞的传统。一年下来,竹纸制造能为这个家庭带来2~3万元的收入。

家庭生活质量的提高更加坚定了刘自华将竹纸文化传承下去的决心:“我的祖父辈将竹纸的技艺传给我,我又将这份手艺传给孩子,希望孩子以后继续传给子孙后代,莫要丢了祖宗留给的东西。”他淳朴的话语表明了对竹纸文化传承的决心,但面对未来,他却少了些许后辈对竹纸文化传承的信心。传承文化,需要更多的人来接力、坚守、提升。


(卢娇)

(编辑:唐雪娇 排版:龙俊贤 审核:梁丹)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