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是当下大众交流的必需品,犯罪分子在微信上设置各种陷阱实施犯罪,“爱心传递”、扫二维码、代购、集赞等情况都有可能存在陷阱。
近期,马关县篾厂、古林箐等乡镇出现最新微信骗局,有不法分子冒充领导干部,主动添加乡镇(村)干部、企业、学校及其他经营单位负责人等的微信,获取受害人信任后,以各种借口急需用钱为由,请求受害人帮忙转账或代付,影响极其恶劣。目前,这种骗局虽然还没有造成财产损失,但大家应提高警惕。
步骤一
骗子通过不法渠道,盗取群众手机通讯录上所有联系人的联系方式,然后精准发送信息。
步骤二
随后“暖心关怀”拉近距离。骗子用关心下属工作的口吻,让受害人“如沐春风”,感到受宠若惊,以为自己的工作得到领导的肯定,极大降低戒备之心。
步骤三
借口信手拈来。正当受害人感觉与“领导”的关系已更进一步时,骗子顺势而为,提出各种各样的转账汇款借口,比如,亲戚借钱、上级领导要求转账、朋友急用等等。
步骤四
骗子抓住受害人对领导敬畏、不敢质疑的心理,频繁使用“尽快”“马上”“立即”这些催促性的词语,营造紧张气氛的同时利用时间差降低受害人核实转账需求真假的可能性。转账后你就会被拉黑的。
提醒
1、不随意添加陌生人的微信和QQ等社交账号。
2、不管是谁,以什么名义要求转账到指定账户,必须当面或电话、视频确认身份,核实清楚后再操作,谨防骗子。
3、一定要保护好个人信息,特别是银行卡号密码、U盾、验证码等相关信息,这是你资金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千万不要透露给陌生人。
4、不要点击不明链接和下载来源不明的软件,不要随意填写及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个人信息。
5.遇到事情一定要和家人、亲友商量,若发现被骗,请务必保留当时的聊天记录和银行账号信息等作为证据,请及时到派出所报案或拨打110报警。
(来源:马关融媒体中心)
(编辑:李云淑 排版:尹颖 审核:梁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