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关:舂粑粑 过新年,年味更香、更甜咯

发布时间:2021-02-10 12:54:14  

舂粑粑

是马关人迎春的传统习俗

意在庆贺粮食丰收

也象征来年日子团团圆圆

和谐美满

不论贫富

家里有粑粑才有那一种过年的味道

过年舂粑粑

舂出香喷喷、热乎乎的年味

文网讯 粑粑是壮族过年必不可少的年货,无论再忙,几乎家家户户都要舂粑粑,自家食用或赠送亲友。

走进马白镇马洒村,在马洒村甜小筑的院子里,邓丽琼姊妹两人和工人正在把染好和泡好的米进行沥水,然后放入甑子里。邓丽琼介绍,洋咪咪花是一种黄色小花,俗称黄饭花,是壮家人制作五色花糯饭所需的黄色染料。她们家的香米就是用这种植物煮水冷却泡的,已经泡了两天两夜了,每粒米都吸满了足够的水分,这样舂出来的粑粑更香,更有韧劲。

“这种米是本地的香米,专门舂粑粑的米,洋咪咪花染了以后更香,吃着更润,口感更好。”邓丽琼说。

厨房里,三个土灶火已经燃起,大木甑、小木甑里都装满了金黄色的糯米,在用大火蒸半个小时后,木甑里的糯米开始散发出独特的清香气味。

“现在是蒸第一次,大甑子一般要蒸一个小时左右,像这个小甑子,四十分钟左右就可以了。”邓丽琼介绍说。

蒸米时要经过两道工序,第一次需要二十分钟左右,然后倒出来用清水过一遍,让米粒颗颗分明,紧接着再次倒入甑子中,继续蒸第二次,直到蒸熟蒸透为止。

我们平时吃的粑粑是没有染过的,是大米的纯白色,而用洋咪咪花染过的香米是金黄色,这样舂出来的粑粑味道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邓丽琼介绍说:“本来是香米时确实也是比较香的,再放洋咪咪花,洋咪咪花独特的味道就会更香,在视觉上,味觉上都有提升,都有改变,所以就更好一点,也很好吃,买的人也比较多,爱吃的人也比较多,大家都比较喜欢。”

都说用碓舂的粑粑格外糯,也格外香,只见壮族同胞们把蒸透的米饭放入碓中,一人辅助握好粑粑窝,三四个人踩着碓尾处,把米舂至黏糯,再搓揉,最后搓裹成长圆柱,粑粑成型了。

“以前我们在寨子里没有机器,我们都是拿碓舂的,一到过年就你家帮我家舂,我家帮你家舂,都集中来舂粑粑过年。”邓光琼说。

怎么样?这样黄黄的洋咪咪花粑粑是不是已经激起了你的食欲呢?

别急!别急!

马关还有更多种类的粑粑待你品呢!

马关县大栗树小芳酒楼的夏老板就喜欢用荞麦和玉米做饵块粑粑,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口感好,深受大众的喜爱。

小芳酒楼的夏老板介绍,因家里的老人患有糖尿病,她一直想通过食材来调理老人的身体,荞麦具有清凉爽口、又纯又香的特点,同时具有人体需要的多种氨基酸,一直都是糖尿病人的食谱之一,所以她就想着用荞麦舂荞饵块粑粑,让老人吃,同时也可以让更多人能品尝到。舂荞粑粑之前要把荞面用水调和均匀,就像做荞疙瘩一样,再用甑子慢慢地一层一层蒸熟,最后再舂。

玉米饵块粑粑则是选用当地优质黄玉米舂至而成的。

玉米饵块营养充足且富含多种维生素,制作工艺朴实,用料纯天然,无任何人工合成素,属纯天然食品。做出来的玉米饵块粑粑色泽微黄至金黄,口感细腻。

不论是哪种口味的饵块粑粑都可以采用烧、煮、炒、蒸、炸的方式进行食用,各种口味任你选择。

粑粑是马关人每年过年的必须品,就像过年杀年猪一样,必不可少。舂粑粑是农村里的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每年进入腊月,马关家家户户就开始舂粑粑了。在寨子外,远远地就能听到碓房里传出舂粑粑的声音,闻到每家每户里散发出的阵阵新鲜粑粑的清香,也能听到大人和小孩的欢笑声,都洋溢着团圆的喜悦。

舂着粑粑、吃着粑粑

年味

是不是

更浓了

(来源:马关融媒)

(编辑:刘梅 排版:钟晓明 审核:资云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