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讯 随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马关县舂粑粑准备年货的群众一天比一天多,县域内各个舂粑粑的作坊也开始忙碌起来,年味也随之渐渐浓起来。
在马关县大栗树乡杨家粑粑作坊内,只见工人们正分工协作,磨玉米、清洗玉米、筛面、蒸面、淘洗大米、控水分,每道工序都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据了解,舂粑粑有10多道工序,其中,选米和蒸粑粑最为讲究,米要软且香糯,蒸粑粑时还要控制好火候,这样做出来的粑粑口感才好,Q弹润滑,久煮不烂。
在作坊里,前来准备年货的村民王楠楠说:“大栗树乡舂粑粑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前舂的粑粑只有玉米粑和白米粑,现在食材种类越来越多,颜色好看,味道也好。”
家住大栗树乡的刘保秀一家经营粑粑作坊也有些年头了。她家的粑粑不仅在大栗树乡销售,而且还销往马关、文山、昆明等地。“黄玉米粑粑、苦荞粑粑、香米粑粑,这些种类的粑粑都是我们大栗树的特产,销路好,收入也不错。”刘保秀说。
以前,春节临近时,家家户户都是自己用石臼舂粑粑,既费时又费力,想吃粑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如今,人们用简便高效的机械生产替代了繁忙劳累的手工舂制,虽然粑粑的制作方法改变了,但粑粑带来的年味却始终不变。
黄玉米粑粑
在马关,吃粑粑的独特之处在于百搭,不论是哪种食材做的粑粑,都可以采用烧、蒸、煮、炒、煎、炸的方式食用,辣椒、腐乳、豆豉、咸菜、蜂蜜、玫瑰糖与粑粑搭配起来是一绝,都会让人唇齿留香,念念不忘。
(来源:马关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刘梅 排版:张振飞 二审:李云淑 终审:资云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