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护地段里的这些界碑,我全程参与了勘定树立工作。”马关县都龙镇茅坪村党总支书记胡明昌抚摸着身旁的界碑,鲜红的“中国”两个字印刻在他的眼眸里。13年来,胡明昌一直巡护在这段4.5公里长的边境线上,这里的每一寸国土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为民负责的“三哥” 如果你到茅坪村问一句“胡明昌是谁?”村民们都会笑呵呵地反问你:“你要找的是不是三哥?”在村民们眼中,胡明昌不只是干部,还是为大家负责、待人热情的“三哥”。 2020年初,胡明昌在新闻里看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消息,他立刻意识到疫情防控的紧迫性。正月初七,他组织起了茅坪村的党员、群众,在进出都龙口岸的路口旁,设置了马关县第一个疫情防控卡点。短短几天时间,茅坪村的卡点从1个增加到9个,胡明昌每天穿梭在各个卡点间,给值守人员运送饭食物资,几天没有归家。 茅坪村地理位置特殊,村委会所在地茅坪村小组有国家级口岸1个,村庄紧邻边境线,通道便道多,管控难度较大。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胡明昌一方面积极发动群众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组建巡护队伍。另一方面则积极宣传防疫知识,引导广大群众理性应对、科学防护,保障大家防护到位。 “作为边境村民,我们应该守好土、固好边,这个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胡明昌说:“守好边境就是守好我们自己的家门。” “贴心人”的愧疚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胡明昌的工作反倒更加繁忙起来。巡查卡点,运送物资,安排人员……每天连轴转的工作几乎占满了他的全部时间。可对于卡点上大家的需要,他却事事在心一件不落。辖区内个别卡点不通水,胡明昌就每天从家里用桶拉400斤水送到卡点上,一送就是一年。可一直靠着拉水解决卡点的用水难题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他决定上山找水源、修水池。 “每次上山,我都会到处看着,终于找到一股水。”胡明昌说,用皮卡车拉砖、拉沙、拉水泥,做了一个“强边固防抗疫泉”。 对大家的需求,胡明昌一个不落,可对自己的小家,他却心怀愧疚。老丈人病重,可卡点上却出现突发情况,需要熟悉地形的他前去协助。“等第二天忙完了卡点上的事情回到家里,老人已经不在了……”说起对家庭的愧疚时,胡明昌几度哽咽。 “我是一只蜘蛛,在祖国的边境上织网,每一块界碑就是一个节点,我的任务就是护住祖国的边境线,不让一只害虫漏网。”胡明昌这样形容自己。“作为一个普通党员,能够为国家尽一点力,我感到很高兴很欣慰。” (吴兰会) (编辑:吕静 排版:张振飞 二审:侯佑琴 终审:资云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