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一口清 基层治理一网兜 绿美建设一直抓丨大栗树乡:黄精采收正当时 乡村处处展笑颜

发布时间:2023-09-15 21:11:56  

和平村委会黄精种植基地里长势喜人的黄精

九月,文山大地,风光无限。壮乡苗岭处处是丰收的田野,马关县万吉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开始一年之中最忙碌也是最快乐的事情——挖黄精。

大栗树乡交通便利,资源丰富。一直以来,当地群众都有种植烤烟和三七的传统。2015年,外出考察的孔凡万决定放弃种植烤烟和三七,改种中药材白芨。“当时去买种子的时候,顺手买了8块钱的黄精种子。2018年黄精价格大幅上涨,随手播下的2亩黄精刚到采挖期,竟然卖得了高价。”孔凡万说。

刚从地里采挖出来的新鲜黄精块茎

孔凡万种黄精赚了钱,让不少群众有了转种黄精的想法。为把黄精产业做大做强,2019年,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孔凡万组织成立马关县万吉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村民入社,通过“农村致富能人+合作社+社员”的模式发展中草药种植,并于2021年牵头创建和平村委会黄精种植基地。在孔凡万、陈显富等党员“土专家”“田秀才”的带领下,短短2年,基地黄精种植面积已达315亩,成为马关县内最大的黄精种植基地,并被大栗树乡党委确定为党员引领黄精产业发展示范基地,累计接受各类团体参观学习120余次,组织开展中药材种植培训15期,惠及1500余人次。

工人正在进行黄精的切片、晾晒

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销售和保存成为困扰种植户的一大难题。2019年,孔凡万与安徽亳州的相关企业对接,打通黄精销售渠道。并引进烘干、切片等初加工设备,建成初加工厂房,按市场价收购周边群众新鲜采收的黄精根茎进行切片、烘干、储存,日均加工量可达25吨,为群众解决销路难题,激发他们的种植意愿。

烘干的黄精片

“我种了17亩黄精,今年刚好满2年可以采挖,装袋后就直接运到基地厂房,每公斤能卖12元左右,也不愁销路,每亩地大概有4万多的收入。”河外村村民陈达冲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忙着组织工人采挖、装袋,他说,明年打算再扩种30亩。

通过党员示范种植、合作社对接销路、群众自主发展,马关县万吉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130户,吸收长期稳定就业人员20余名,有效带动周边村寨500余户群众发展种植,目前合作社黄精在地面积达6000余亩。

陈达冲在采挖黄精

“今年我们还要大力引导群众发展‘一药两花’产业。”据大栗树乡人大主席周启清介绍,为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促农增收,大栗树乡主要采取“农村致富能人+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群众发展“一药两花”产业。“一药”即中药材种植,据统计,目前大栗树乡已发展带动200余户群众种植黄精、白芨、重楼、柴胡等中药材,各类中药材在地面积3.4万亩;“两花”即万寿菊和油菜花,目前大栗树乡种植万寿菊6000余亩,今年计划种植油菜花2万余亩。

(记者:龚莉 何德猛 马关县融媒体中心:陶正雄 戴喆 陈文思)

(编辑:冯欢彦 排版:王南 责编:郭韦 终审:资云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