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已经成为了今天的一种经济社会的必然趋势。然而,人们的一些生活陋习似乎与这种发展趋势不相适应,就如人们身穿笔直的西服,脚上却穿着草鞋一样的不协调。最为突出的表现在于,当下我们的经济是发展了、城市规模是壮大了,但我们这个美丽家园的环境却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说到底是人的综合素质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小编最近在县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上了解到,出席会议的县委委员、列席会议代表等,对我们马关的城市环境卫生状况不满意,并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建议。作为马关的一位市民,不知你有何感想?据小编从县住建部门了解到,春节期间县环卫部门共出动2806人次,对县城进行保洁。其中,花山期间组织职工突击清理县城卫生死角200余处,出动81人次却无法满足需要,后来又增加了45名清扫保洁人员;配备的6台垃圾压缩车、5台勾臂车垃圾车和8辆三轮摩托全部上路,共出动247车次,清运垃圾1050余吨。也许这还不能说明什么,但如果你在春节期间到安平广场一游,那广场上、公园的草坪上、水沟里,到处一片狼藉;再看平日的县城主街道,商贩的、市民的、过往人员的,所产生的垃圾随处可见,垃圾不入箱、不入筒更是怪象,更不必言违规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公共设施被随意破坏等情况了。
那么,是谁给我们美丽的家园添乱象?毫无疑问,除了管理方面的问题之外,生活在这个美丽家园的、部分陋习未除的人们,正是自己家园乱象的制造者。有句话说得好:“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生活中,正是我们有意无意间,来来往往的人群、千家万户的市民,为图一己之方便,随意一倒、随手一放、随处一建、随地一占、随便一停,随气一踢……,这个美丽的家园便多了无数的垃圾、多了无数的摊点、多了无数伤痕、多了无数违法建筑……。这个文明的县城,曾经经历了数年的奋斗、花费了大量心血经营出来的“文明”二字,就在你我的举手投足间抺上了污点。
摆在世人面前的很多事,人们都习惯于把责任推给别人、推给政府。人们只知道城市管理是政府的职责,却没意识到自己身为这个城市主人的职责。建设家园、管理家园、爱护家园、巩固家园、发展家园,不仅是党委、政府的事业,它是这个美丽家园的每一位主人的事业,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是你的责任、我的责任、他的责任,大家的责任。一个没有责任感的公民、家庭、单位、组织,不可能经营好这“一亩三分地”。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将“提升城乡环境,建设幸福家园”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来安排部署。尤其是在今年云南省的“两会”上进一步提出了“七改三清”、“五治三改一拆一增”的工作措施和工作目标。“七改三清”,重点是针对农村,即要花大力气,改造农村道路、农村民房、农村饮水、农村用电、农村牲畜养殖圈舍、农村厕所、农村炉灶,最终实现三清目标,即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目标。“五治三改一拆一增”,主要针对城市,即要通过治理市容环境乱象、治理社会治安、治理重点区域脏迹、治理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城市交通拥堵,改造旧住宅区、改造旧厂区、改造城中村,拆除违法违规建筑,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每一项举措都与生活、工作在这座城市、这个家园的主人息息相关,每一项举措都为生活、工作在这座城市、这个家园的主人谋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告诫:“历史从来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无论是经济发展也好、城市建设也罢、社会建设也然,上苍从来不眷顾没有准备、没有担当的弱者。边陲马关的广大干部和群众,到底能以什么样的担当气度,来抹去这些污点、补齐自己的短板,就看生活、工作在这座城市、这个家园的主人在建设自己美丽家园潮流中的胸怀和勇气。(胡江顺)
编辑:王盖界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