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马关县金厂镇金厂村罗家坪村小组位于马关县东南边境,坐落于中越边境罗家坪大山脚下。罗家坪村小组共有村民103户451人,在贫困户动态管理中锁定13户,现贫困户已减少到1户。
近年来,金厂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罗家坪村苗族文化、生态文化的优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兴边富民、美丽乡村建设、民族团结示范村等政策机遇,积极推动罗家坪打造民族文化特色旅游村,努力走出一条“建美丽村,吃旅游饭,脱贫困帽”的致富路。
打造特色苗寨发展旅游
“我们村103户,全部都是苗族。”罗家坪村小组长熊光霍介绍,近几年,金厂镇党委、政府依托罗家坪村的苗族文化特色,将民族文化元素充分融入到乡村建设上。村里新建了有芦笙特色的寨门、文化长廊等,这些都很能体现我们苗族文化。”熊光霍说道。
据悉,自金厂镇党委政府确定了罗家坪村走旅游脱贫的发展道路后,政府就积极引导村民们传承和保护苗族传统文化。“外地人来我们这旅游,肯定喜欢看到最有特色的东西,所以发扬苗族文化,是我们村的发展重点。”熊光霍介绍,罗家坪村组建了苗族文艺表演队,在“采花山”、“闹兜阳”等传统民族节日时,文艺队会表演跳芦笙、唱敬酒歌等具有浓厚苗族风情的活动。此外,罗家坪村还注重推广米酒、熏肉等苗族特色菜肴,收集整理苗家风俗、家风故事,传承苗族芦笙制作、服饰制作等技艺,使游客对罗家坪村的民族风俗回味无穷。
金厂镇镇长熊发兵介绍,依托罗家坪村的区位特点,金厂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资金80余万,修缮了罗家坪大山主峰碑、营房等遗址,建设了集会议、培训为一体的多功能活动室。
同时,当地建设“战友之家客栈”,并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成立老兵服务合作社,牵头打造生态农家乐,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熊发兵说道:“下一步,罗家坪村将启动实施村内柏油道路建设、景观绿化改造、环卫设施建设等项目,进一步改善罗家坪村的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让游客有更好的旅游体验。”
小黑猪变成“小金猪”
生态小耳朵黑猪,是罗家坪村的主要支柱产业。“我们村的生态小黑猪是用野菜、玉米来喂养,是纯正的生态猪,肉质很嫩。” 罗家坪村党总支书记熊光斌说道。
熊光斌介绍,为降低产业发展的风险,罗家坪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养殖户”的模式,组建了马关县小耳朵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制定了规章制度和黑猪的配种、喂养、出售标准,并对养殖户的每头猪进行了建档立卡管理,使每头猪都有自己的身份证和档案。同时,村里还修建了一个占地近20亩的养殖基地,配有规范的养殖圈舍和运动场,供猪自由外出活动,以提升肉的质量。目前,该养殖基地已经成功运行一年半,小黑猪在马关县内、文山州内的市场供不应求。
“我在去年年初喂养了一头能繁育的小黑猪,现已经发展到18头,有10头即将出栏,按照目前20元一市斤的价格计算,我家今年养猪纯收入有2万元左右。” 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杨正芬说道。据悉,在罗家坪村,养殖小黑猪的农户有近80户,其中年可出栏生猪100余头的养殖示范户有10户,本地黑土猪已经成为该村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
“现在罗家坪村养的生态小黑猪市场很好,很多时候客户要给我们电话预订,或者微信预订才能买到。”熊发兵说道,下一步罗家坪村将扩大小黑猪养殖规模,并规划建设如“小耳朵猪餐厅”、“崖洞酒吧”等提供住宿、餐饮服务的项目,让更多的村民参与进来,让小耳朵黑土猪真正变为村民致富的“小金猪”。(来源:民族时报)
编辑:王盖界
请输入验证码